首页 首页 资讯 商业 查看内容

3200万砸向虚拟房产,郑志刚的无限跨界

2022-1-6 09:50| 发布者: CEO在线| 查看: 370| 评论: 0|来自: 上海之声

摘要:   前不久,香港房地产巨头、新世界发展集团CEO郑志刚宣布将投资虚拟土地的消息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以约500万美元(约3200万元人民币)购入Sandbox中最大的数字地块之一,成为第一个对外公开投资虚拟地产的房企 ...

  前不久,香港房地产巨头、新世界发展集团CEO郑志刚宣布将投资虚拟土地的消息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以约500万美元(约3200万元人民币)购入Sandbox中最大的数字地块之一,成为第一个对外公开投资虚拟地产的房企老板。

  人们在惊讶于“元宇宙”吸引力与前景的同时,也不无感叹青年领军人物郑志刚领异标新的魄力。不过要说领异标新,他的作为可不止于此,仅过去一年,他就在文化、科技和共享价值领域屡开先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

  倡导绿色发展,创造共享价值

  图 1:K11处处体现绿色概念的设计(图源:郑志刚微信公众号)

  2021年年初,郑志刚宣布新世界发展成为全球首家完成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的发展商,承诺在大湾区的出租物业在2026年前采用100%可再生能源。同时加入了联合国倡导的Business Ambition for 1.5 Degrees计划,用科学的减排目标协助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

  9月,新世界集团将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加速实现集团2030年前实践科学减量目标和2050年净零碳排放的目标,以响应当前的新发展举措。在可持续发展领域,郑志刚已经跨越传统发展商之界,为构建和谐绿色生态圈打下良好基础。

  12月6日,郑志刚推出全港首个私人资助的房屋计划——「新世界资助房屋」,首付5%且总价减半,为有置业需求但经济能力欠缺的年轻家庭提供可负担的房屋,助力香港青年阶层纾困并向上流动。

  助力青年创业 投资未来创新

  图 2:郑志刚与青年创业者(图源:郑志刚微信公众号)

  为了应对持续疫情,郑志刚在连续的捐款捐物、研发新型口罩、招聘复产之后,于2021年年初在企业引入新世界生态圈投资的青年初创公司技术,在旗下的商场内设置了自动消毒机器人,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心的生活场所。

  2021年9月,他个人投资的SPAC协助基因检测诊断公司上市,以科技和市场的力量研发出可重复使用的便携式快速检测系统,为快速检测防控疫情提供帮助。他创立的Eureka Nova也在9月推出了第一期大湾区加速器计划,扶持在湾区发展的青年创业。

  就在刚刚过去的12月,郑志刚还宣布新世界发展与Microsoft香港合作,携手推出第一期大湾区加速器计划,培育机械人及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前不久,他还邀请各类初创企业、青年学生等组队参与创新挑战大赛,用科技解决实际业务中遇到的各类难题,以此推动大湾区的创新势能,为青年提供更多资源,孵化更多的未来新生力量。

  不断推广 中国 优秀 文化 ,向全世界输出中 国价值

  图 3:郑志刚联手周杰伦引入苏富比拍卖预展(图源:郑志刚微信公众号)

  2021年初,新世界开始香港皇都戏院的保育工作,举办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寻找你我他的皇都”体验式展览,吸引无数文化青年打卡。

  6月,他联合跨界潮人周杰伦,第一次将苏富比引入亚洲,在中国香港举办了「周杰伦x苏富比」当代艺术拍卖预展,将艺术的享受带给市民。

  上个月,他又携手法国传奇编辑Carine Roitfeld一同举办亚洲首个结合时尚匠心与国际品牌的大型展览,展现沁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手工艺人文之美。

  郑志刚致力于打造中国的文化硅谷,推动香港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中心。他在描述过去一年时表示,大家都在不断地打破原有界限,超越自己,不断创新。

  如何跨出自己原有的舒适圈,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如何跨出文化的国界,将中国文化之美带到更多的地方…… 在持续对抗疫情的同时,这些问题显得更加重要。

分享至:
| 收藏

公司 & 人物

ADAYO华阳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 助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ADAYO华阳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
  4月19日,2021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如期举行,ADAYO华阳携
重磅!小浣熊被评为“福建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民营企业”
重磅!小浣熊被评为“福建省抗
  近日,福建省工商业联合会、福建省光彩事业促进会下发《福建省工商业联合会关于对
热烈庆祝 | 青李人力青岛分公司隆重开业
热烈庆祝 | 青李人力青岛分公
  2021年3月6日,文艺复兴集团旗下——青李人力青岛子公司隆重开业。青李人力总部位
全程管家更省心!业之峰“2021全年第一签”来了
全程管家更省心!业之峰“2021
  装修工程环节多、工期长,让人疲于奔命,一不小心还容易掉入各种消费“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