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专题 查看内容

三星的危局 李在镕的机会

2016-11-15 17:15| 发布者: 企业小编| 查看: 15658| 评论: 0

摘要:  在三星电子面对历史上最大的经营危机时,被称为“太子”的三星电子董事李在镕(Jay Y. Lee)迎来了人生的最大机遇。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表示,三星电子已经完成内部人员的调整。股东大会决定李在镕以三 ...

 在三星电子面对历史上最大的经营危机时,被称为“太子”的三星电子董事李在镕(Jay Y. Lee)迎来了人生的最大机遇。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表示,三星电子已经完成内部人员的调整。股东大会决定李在镕以三星电子副会长的身份,正式加入三星电子的董事会,成为该公司实际意义上的掌门人。

  从10月27日,三星电子在首尔总部举行临时股东大会,通过李在镕加入董事会的议案,到决议正式通过并生效,前后大概有两周的时间,原本一切按部就班。可是对大多数投资人和三星员工而言,他们已经迫不及待李在镕尽快上位。通过加强三星中央集权的方式,带领三星走出目前的阴霾。这样的局面,是李在镕都没有预料到的——在这段时间内,三星电子的变动是在太大了。

 

 

2014年8月,由于突发心肌梗塞,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开始住院治疗。为了让公司维持正常运转,李健熙决议让李在镕成为新一代三星领导人,通过推动Cheil Industries收购三星物产,清理交接三星集团资产权杖的全部障碍。

  2014年8月,由于突发心肌梗塞,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开始住院治疗。为了让公司维持正常运转,李健熙决议让李在镕成为新一代三星领导人,通过推动Cheil Industries收购三星物产,清理交接三星集团资产权杖的全部障碍。

 

  不过当李在镕提出最终收购价为90亿美元时,对冲基金Elliott Management的负责人,同时也是持有三星物产7%股份的辛格表示,这个价格严重低估了三星物产的价值,还以此为由将三星集团告上法庭。

  由于三星集团只持有三星物产19.8%的股份,无法强行通过收购议案,此次收购最终作罢。与此同时,李健熙健康状况的好转,也让李在镕逐渐淡化了提早完成交接的念头。

  不过到了2015年,三星的股东开始出现内部割裂的迹象。由于持有三星电子0.62%的股份,以辛格主导的Elliott Management开始股东投资方将三星电子一分为二,并要求高层向股东发放30万亿韩元(约260亿美元)的股息。这一倡议,有可能会促成三星电子分拆全部业务。

  目前,三星电子由图像显示器、IT解决方案、生活家电、无线、网络、半导体及LCD事业部八大事业部组成,分拆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更何况执行分拆方案,也有悖于李健熙集权式的设想。因此在三星内部,所有人都希望推选一个代表对抗辛格的提案,避免三星电子被彻底肢解。如此看来,无论对三星集团还是三星电子,它们都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危局。

 

 

与此同时,三星电子正处于多事之秋。三星Galaxy Note7手机发布一个多月,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三十多起因电池缺陷造成的爆炸和起火事故,最终被迫停产。三星电子的股价一度下跌11%,市值蒸发220亿美元(约1470亿元)。重整手机事业部,消除三星手机爆炸门的负面影响,同样成为继任者需要面对的挑战。

  与此同时,三星电子正处于多事之秋。三星Galaxy Note7手机发布一个多月,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三十多起因电池缺陷造成的爆炸和起火事故,最终被迫停产。三星电子的股价一度下跌11%,市值蒸发220亿美元(约1470亿元)。重整手机事业部,消除三星手机爆炸门的负面影响,同样成为继任者需要面对的挑战。

 

  然而与上一次交接不同的是,及时这次要面对两个烫手的山芋,李在镕还是选择接过权杖。

  客观上,在李氏家族中,他是被三星集团指定的接班人,而且已经在三星集团内工作25年的时间。无论时机还是能力,都已经非常成熟,没人比他更适合这个职位。

  更重要的是在主观上,他也需要这次双重危机的试炼。面对三星电子的管理层,他必须树立自己的威信,证明自己有能力带领三星电子走出现在的泥淖,重新回到发展正轨中,这也是他从李健熙手中结果三星集团接力棒的必经之路。

  于是目前,李在镕已经开始给三星电子“做手术”,第一刀下去就是要改变三星电子的属性。

 

 

之前的三星电子是一个硬件帝国。通过产业链的纵向整合,三星电子的产品已经覆盖智能手机、显示屏、存储以及处理器芯片等众多元器件。时至今日,三星还坚持着通过销售硬件产品兑现价值的传统商业模式。

  之前的三星电子是一个硬件帝国。通过产业链的纵向整合,三星电子的产品已经覆盖智能手机、显示屏、存储以及处理器芯片等众多元器件。时至今日,三星还坚持着通过销售硬件产品兑现价值的传统商业模式。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三星电子能够按照市场供需现状,灵活调配制造工厂的产能,尽可能避免库存压力;不过由于经营模式单一,三星电子并没有获得与之相匹配的利润空间。据第三方数据显示,三星电子占领超过20%的市场份额,获取的利润却只有不到15%;得益于移动应用和软件服务业务的收入,苹果公司市场份额大约为15%,利润占比超过60%。

  在李在镕看来,继续维持“硬汉子”的形象是不理想的,三星电子需要注入软性的基因。这个巨人需要融合全新的价值,于是李在镕做的第一个举措,并非重新规划硬件事业部的运行模式,而是收购人工智能语音平台Viv,并计划将该平台预置到最新手机Galaxy S8上。将扭转未来的筹码,以李在镕自己的方式,全部押在软件上。

  李在镕的动作,是在向外界释放改造三星的信号。他很清楚,只有以一己之力,解决所有的困难,证明自己有“力挽狂澜于既倒”的能力,才让投资人保持对新一代三星领军者的信心。

分享至: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