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综合 查看内容

启动权益服务升级新模式,平安银行信用卡提出“新角度”

2025-11-18 13:38| 发布者: CEO在线| 查看: 125| 评论: 0|来自: 互联网

摘要:   产品权益是信用卡业务实现商业目标的重要战略性要素,其本质是由发卡银行经过精心设计、与用户之间建立“价值交换”关系:银行以“权益”吸引用户办卡获得开展业务的收益,而用户以“用卡”获得银行提供的财务服 ...

  产品权益是信用卡业务实现商业目标的重要战略性要素,其本质是由发卡银行经过精心设计、与用户之间建立“价值交换”关系:银行以“权益”吸引用户办卡获得开展业务的收益,而用户以“用卡”获得银行提供的财务服务、生活便利和安全保障。

  发卡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对用户权益的精算设计,不仅要获得用户、留住用户,还要提升消费热情,以及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由此可见,产品权益在信用卡业务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也是业务经营与发展的核心战略目标。

  由此可见,信用卡的用户权益是吸引用户、提升忠诚度而为用户提供的满足其用卡“情绪价值”的一种附加福利,从表现形式、价值体现、使用场景,以及成本结构等方面考虑,可以将其分为实务型和服务型两种。

  五大基础保障升级,多项独家创新

  平安银行信用卡推出五大基础保障升级,此次针对的是信用卡用户在用卡、旅行、健康、还款和服务等五大场景中的服务型权益,面向全体用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用卡体验,助力打造“信用卡,当然选平安”的品牌口碑。

image.png

  众所周知,信用卡业务中通常是根据产品的主题、品级等不同,为各类产品提供多样性、差异化的用户权益,这对于广大用户存在着一些服务方面的“短板”。此次平安银行信用卡对五项基础权益进行升级,是依托平安综合金融领域的优势,将旅行、健康保障与用卡、还款和服务保障等一起打造为全体持卡用户都可以享受的服务型权益。

  其中为所有持卡用户提供旅行和健康保障在行业内尚属独家,此举也开辟了一条服务型权益升级的赛道,特别是实现了从以产品定位的“个体性”权益向以用户定位的“群体性”权益的转型,树立起行业服务的新标杆。同时,也是平安银行信用卡深化落实中国平安“三省工程”、开启信用卡三省名片升级的创新实践。

  拉动消费责任担当,关注长期价值

  今年以来,伴随“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加码,平安银行信用卡在提升用户消费方面可谓是成绩斐然,构建了覆盖用户消费过程中服务生态链,诸如推出分期立减,到消费积分抵现、超级返现,再到还款时的分期优惠,让用户在消费的多个节点上都能得到实惠。

  年中推出“618全民巨惠购”活动,以及正在进行中的双11全民消费盛宴,平安银行信用卡以“三省”理念让促进消费实现从政策到落实,体现了在重塑市场信心、激活消费潜力方面的企业责任与担当。

  在存量经营时代的信用卡市场中,决定经营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牢牢“粘住”老客户,不易被竞争对手的权益所影响并流失,但是这并不是简单地靠提供一些短平快的权益,而是要在权益之外让用户实现终身价值。

  市场的变化引发银行调整信用卡业务发展思路与战略方向,最重要的是对存量用户进行精准细分与定位,在将银行的有限资源精准投放细分市场的目标客群。而对于广大普通用户来说,要让产品成为用户主要支付工具,形成使用高频、场景多元的特点,这不仅是靠产品权益“硬实力”的打造,还需要靠建立客户关系“软实力”的能力。 此次平安银行信用卡推出五大基础保障升级,正是这种“软实力”提升的具体体现。

  从“卡量思维”到“价值思维”是行业转型的依据,如何将存量用户经营好以实现更大价值,也是平安银行信用卡所面临的市场挑战,这就需要充分了解消费者在用卡、消费等方面多元性的变化,最大限度化解用户在用卡中的后顾之忧,从提升软硬实力两方面为用户用卡保驾护航。

  提升服务权益品级,强化客户共生

  未来衡量信用卡成功与否,或许将不再是它拥有多少用户,而是它与多少用户建立了能够持续发展的“共生”关系,银行与用户之间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双方,而是成为了共同成长、彼此成就的命运共同体。这,或许就是信用卡行业下一个十年中发展的主旋律。

  01从规模导向转型价值深耕

  平安银行信用卡以“规模导向”的发展模式已完成,由于信用卡市场极为成熟,因此信用卡行业发展也需要提升到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如果把“规模导向”比喻为一种短期刺激方式,那么“价值深耕”则为一种长期经营的理念。

  这也意味着信用卡业务经营不再视用户为一个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具有独特需求、偏好和生命周期价值的个体。这也符合一种商业逻辑,即深度服务好存量用户,挖掘其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比获取多个新用户带来更高效的增长。

  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深耕,意味着信用卡业务的核心指标从对“发卡量”的考量转变为对“客户终身价值”的追求,这要求发卡银行转换权益体系的思维,要求持续洞察客户需求,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体验,才能在存量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在服务转型中构建新的竞争壁垒。

  02从实物诱惑转型用户体验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中,用户在选择一张信用卡的理由简单而直接,就是“办卡送什么礼品”,那些触手可及的礼品实物“诱惑”是最直接的吸引客群申请的手段。

  然而,如今面对琳琅满目的信用卡时,决策的天平已然倾斜,申请用户更多关注:权益多不多、服务好不好,积分价值高不高,有哪些与其它竞品不同权益等等,这是用户成熟的表现,更标志着信用卡核心战场,已从对有形的实物权益的比拼,转向了对无形的用户体验和服务的比拼。

  它也深深地证明了任何商业的起点和终点,终究是对用户的争夺。短期刺激固然有效,但唯有深入肌理、带来持久价值的美好体验,才能赢得用户长期和稳定经营的目标。当平安银行信用卡不再只是透支工具,而是一位懂你所需、予你方便的“生活伙伴”时,这场从“实物”到“感受”的迁徙,才真正抵达了用户内心。

  03从权益比拼转型客户共生

  传统信用卡业务模式是一种典型的“交易型”关系:银行向用户发卡-用户刷卡消费-银行获取收益。

  而随着存量经营时代的来临,银行开始意识到用户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支付工具,而是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提供某种增值服务,这也决定了银行要为用户建立超越金融交易的关系,让客户获得出支付之外更多的增值价值,才能让银行获得更加稳定经营客户的局面。

  因此,平安银行信用卡不再将自己视为金融服务提供商,而是用户生活与金融的连接器,将自身融入客户的生活轨迹中,构建一个价值循环、共同进化的生命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服务的每一次升级,都不再是单向馈赠,而是为了维系和繁荣这个共生系统所做出的协同努力。

  写在后面

  如今,信用卡业务面临着来自市场各方的激烈竞争,谁能在这场角逐中脱颖而出,取决于银行向存量经营转型的决心与勇气。

  这要求银行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数字技术加快产品创新、精细化运营、科技赋能和生态共建,深耕存量用户,以多角度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可以说这是一场从思维模式、组织架构到技术能力的全面变革。

  平安银行信用卡业务近几年中主动进行战略调整,特别是在促进消费方面,通过构建场景化生态、深耕存量用户激发消费活力,无论在产品创新,还是拉动消费,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原则,牢牢把握市场变化节奏,实现了资产质量的提升和业务结构的优化。

  此次权益服务升级,依托于平安集团创新基因和综合金融的优势,以及丰富的保险与健康领域的资源,为所有持卡用户提供了五大基础保障升级,正是深刻践行着这场行业转型。

  展望未来,平安银行信用卡业务落实从“规模导向”到“价值深耕”转型的目标,需要以长期主义思维制定发展战略,从而实现从支付工具到嵌入用户生活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转变,勾画出平安银行信用卡的“第二增长曲线”。

分享至:
| 收藏

公司 & 人物

ADAYO华阳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 助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ADAYO华阳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
  4月19日,2021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如期举行,ADAYO华阳携
重磅!小浣熊被评为“福建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民营企业”
重磅!小浣熊被评为“福建省抗
  近日,福建省工商业联合会、福建省光彩事业促进会下发《福建省工商业联合会关于对
热烈庆祝 | 青李人力青岛分公司隆重开业
热烈庆祝 | 青李人力青岛分公
  2021年3月6日,文艺复兴集团旗下——青李人力青岛子公司隆重开业。青李人力总部位
全程管家更省心!业之峰“2021全年第一签”来了
全程管家更省心!业之峰“2021
  装修工程环节多、工期长,让人疲于奔命,一不小心还容易掉入各种消费“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