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并非从今天开始,自上实际50年代至今已有70年历史,在经历起落后,随着深度学习重燃、海量大数据支撑、计算能力提升等因素出现,人工智能迎来了发展的风口期,尤其是在“以人为中心”的智能终端产品获得市场认可以来,国内外智能终端厂商“悄悄”布局。
在推出“智慧社区下的智慧家庭”、物联运营支撑平台之后,四川长虹再一次站在潮头。7月28日,长虹在北京召开新品发布会,推出了全球首台人工智能电视。透过人工智能电视背后的技术逻辑和产业逻辑,在家电业集体转型的今天,长虹正在用一台电视机敲开家电行业人工智能产业化大门。
抢占人工智能先机
和大数据、云计算一样,人工智能是世界科技性前沿课题,目前世界级科技巨头纷纷致力于该领域的攻克。在谷歌、IBM、微软等巨头带领下,全球对人工智能的成果和关注正在逐步升温。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市场对各类语音识别,机器视觉等弱人工智能产品的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人脑科学研究、情绪感测等强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10年的主旋律。据统计,201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1683.9亿元,预计到2018年将达到2697.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7%。
正是踩着这样的鼓点,家电企业代表长虹在企业转型同时,逐步将战略重心向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服务等方向偏移。
“长虹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由来已久,如机器人学、机器学习、人机交互、计算与应用等均有布局,今天发布的人工智能电视只是‘冰山’一角。”长虹控股公司总经理李进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早在2012年家电智能化尚未全面兴起之际,长虹便进入到人工智能研究领域。随后几年中,长虹开始了一连串市场化布局。如发力复合智能语音芯片领域,推动系统自动学习词汇与方言;如推出CHiQ系列家电,完成用户行为数据市场化布局;再如推进智能化服务落地,打造“智慧社区下的智慧家庭”,围绕21个能力中心构建对外开放的物联运营支撑平台等。
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
今天,单就人工智能领域研发成果而言,长虹已经走在了家电产业前端。目前,长虹在传感器模组开发应用、语音识别芯片开发应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及应用、机器视觉(人脸识别)技术研发应用、工业机器人和工厂自动化技术研发和应用、家庭服务机器人技术研发和应用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多领域中有成果转化及商业应用。长虹的人工智能电视只是长虹在该领域中长期发展、积累,实现以人为中心的高效语音交互协同及语义识别的理解。
中国《机器人产业规划(2016-2020)》已经出台,中国“十三五规划”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工程项目,将极大程度提升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供给质量。 在这样的发展背景和长虹的带领下,家电行业以人工智能为名的产品将开始出现。在许多人工智能行业专家来看,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总体发展仍在初级阶段,应快速发展技术应用,避免同质化导致的恶性竞争。长虹在智能化发展同时,率先涉足人工智能领域很可能成为中国家电业的一个拐点,加速行业人工智能产业化时代的来到。
家电业内专家认为,自家电智能化开始,传统家电企业总是慢互联网企业一拍。今天,长虹正在用一台电视机改变这个格局,引领着家电行业步入到人工智能时代中。“从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到人工智能革命,进入到新时代对于有技术积累优势的企业将有很大的成功机会。”该专家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