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 & 财经
-
长寿时代,做自己人生的CFO
2024-02-20
-
博德维独创新品 - “全透明气膜体育馆”亮
2021-05-20
-
斯凯奇GOWALK以旧换新活动登陆六城,百店联
2021-05-18
-
地球日|百事公司“与蓝同行”携手零售业巨
2021-04-22
-
致力保护环境 盖璞集团将全面淘汰一次性塑
2021-04-22
◎ 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交出了抢眼的成绩单。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8个创新型城市以占全国10%的国土面积、33%的人口,汇聚了全国77.2%的研发经费投入和70.4%的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培育和产出了全国80%的高新技术企业…… 12月26日,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分别公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0》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 ![]() “报告显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显著,部分城市创新动能强劲、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志耘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说,创新能力前5名的城市,分别为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 据介绍,今年是该系列报告的第二次公开发布。报告构建了包括创新治理力、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和创新驱动力5个方面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监测和评价。其中,创新治理力和创新驱动力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共性要求,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分别体现不同创新能级城市的主体创新功能,引导城市探索差异化创新发展道路。 摆脱投资依赖 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自2008年以来,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先后支持78个城市(区)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 报告发现,38个城市固定资产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苏州、厦门、无锡、宁波等城市低于60%,意味着这些城市已摆脱投资依赖,走上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 报告显示,此次排名前15位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西安、苏州、长沙、成都、青岛、厦门、无锡、合肥、济南和宁波。 ![]() 这些城市创新能力领跑自有道理。比如,西安、深圳等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超过3%(全国平均水平为2.19%);深圳、合肥、苏州等地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超过6%(全国平均水平是2.77%)…… “在投资驱动时代,北方享受了较好的政策和资源红利,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赵志耘解释说,而在消费和创新驱动时代,更加市场化的南方,成为人才、技术、资本的聚集地,成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 注重发挥创新比较优势 创新型城市很有“个性”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这一点在报告中得到充分验证。研究发现,城市创新能力越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深圳、无锡、苏州等城市充分利用外部创新资源,经济发展水平超出具有同等创新能力的其他城市。 城市创新发展的关键则是人才。深圳、广州、杭州、苏州等排名靠前的创新型城市,同时也是在集聚国内外创新创业人才方面表现突出的城市。 报告指出,各城市根据自身科教资源、产业基础等,因地制宜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发展格局。 赵志耘介绍,在对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能力分类评价时,报告依据主体创新功能(创新能级)的不同,将72个创新型城市划分为创新策源地、创新增长极和创新集聚区三大类。 ![]() 图源:视觉中国 ——以深圳、广州、南京、杭州、武汉为代表的15个创新策源地城市。这类城市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多,高端科研人才集聚,原始创新能力强。如,广州、南京等城市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超过10%,是全国平均水平(5.5%)的2倍多。 ——以苏州、无锡、常州、大连、宁波为代表的25个创新增长极城市。这类城市拥有一定的科教资源,市场化程度较高,技术创新能力强。比如,大连和无锡等城市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达到1.8%以上,是全国平均水平(1.27%)的1.4倍。 ——以佛山、嘉兴、泰州、石家庄、连云港为代表的32个创新集聚区城市。这类城市科教资源较匮乏,目前城市创新发展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主,需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环境,集聚各类创新资源。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除标注外由作者提供 编辑:刘义阳 审核:管晶晶 终审:冷文生 |
2024-02-20
2021-05-20
2021-05-18
2021-04-22
2021-04-22
© 2012-2019 深圳尚易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Powered by Ceoim ! X3.4